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女子怀孕后被调岗,月薪从1.7万降至3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7 13:48:00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发布劳动人事争议典型案例,回应社会关切、规范法律适用、统一裁审标准,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

案例聚焦社会保险、竞业限制等问题,重点明确用人单位不能通过变相调整工作岗位降低孕期女职工工资及福利待遇、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应当补足抚恤金差额、主体不适格的竞业限制协议不具有约束力等法律适用标准。

用人单位能否因女职工怀孕调岗降薪,一起来看这起典型案例。

女员工怀孕 月薪从1.7万被降到3千

案情显示,赵某于2022年1月入职某科技公司任工程师,双方订立的劳动合同约定:

  • 工作期间分为参与具体项目期间与等待项目期间,其中参与具体项目期间赵某的月工资构成为基本工资3000元(高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加项目岗位津贴14000元;
    • 等待项目期间赵某仅领取基本工资。

    2023年2月,赵某告知某科技公司其怀孕事实,某科技公司未与赵某沟通协商便直接向赵某所在的项目组宣布“赵某退出所在项目组”,赵某反对无果后未再上班。此后,某科技公司主张赵某未参与项目并按照3000元/月的标准支付赵某孕期工资。赵某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请求裁决某科技公司按照17000元/月的标准补齐孕期工资差额。

    仲裁委员会:违规!补齐工资差额

    本案的争议焦点是用人单位能否因为女职工怀孕调岗降薪。

    •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四十八条第一款、《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五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因怀孕降低女职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
    •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六条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明确“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的前提是“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因此,如果孕期女职工能够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尊重并保护女职工的劳动权利。

    本案中,某科技公司要求赵某退出所在项目的行为,既不符合双方劳动合同约定的等待项目期间的情形,也未征求赵某本人的同意,更未经医疗机构证明赵某存在“不能适应原劳动”的情形,属于违反《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六条规定,变相调整孕期女职工岗位的情形。该公司以赵某未参与项目为由降低赵某孕期工资标准,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四十八条第一款、《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五条的规定,因此仲裁委员会依法裁决某科技公司按照赵某原工资待遇17000元/月的标准补齐赵某的孕期工资差额。

    来源:央视网、央视新闻、最高人民法院

    本头条号音频、视频及活动图文信息报道系「北极海新闻」独家制作,并享有版权。未经授权,不得匿名转载。本平台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项目建设进行时丨汽开区:98个重大项目开复工 以项目之“进”夯实发展之“稳”04-19

    苏州太仓斯凯奇物流中心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04-19

    比亚迪济南基地二期年内将投产,起步区新能源产业加速崛起04-18

    入职需先孕检,怀孕即不录用,合法吗?04-17

    2025跳水世界杯总决赛5月在京举行 推出三阶段创新赛制04-17

    女子怀孕后被调岗,月薪从1.7万降至3千04-17

    汉中市汉台区:2025年招商引资实现“开门红”04-17

    杭州滨江房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增购地信息,系杭政储出「2025」30号项目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