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解码济南城市更新的“高分答卷”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1 19:54:00    

城市更新牵动民生幸福,关乎城市未来。

近年来,济南大力推进城市更新工作,交出亮眼答卷——济南古城(明府城片区)城市更新项目、“一城山色”生态修复项目等14个项目入选全国、全省示范项目,成为城市更新的标杆典范;今年6月,济南成功入围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城市,再度赢得国家层面的权威肯定。

济南城市更新为何能领跑全国?其核心密码在于构建起一套科学严谨、环环相扣的工作体系。

城市体检是城市更新的基础,通过对住房、小区(社区)、街区、城区(城市)维度的全面体检,可以揭示潜在的城市病症,深刻把握各类群体对城市发展的需求和期许,找准城市更新的重点和着力点。济南坚持先体检后更新,将城市体检作为城市更新前提,畅通“城市体检—项目储备—城市更新—滚动实施”工作闭环,科学推进城市更新行动。

制度保障则是城市更新行稳致远的“压舱石”。2022年编制印发的《济南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1-2035年)》为城市更新绘制了清晰的“路线图”。此后,围绕老旧住房改造、城中村改造等关键领域,一系列配套政策相继落地,推动城市更新从粗放式向精细化管理转型。立法工作同步推进,《济南市城市更新条例》列入市人大常委会跟进制定类立法项目,为城市更新提供法治保障。

一系列顶层设计密集出台,清晰传递出济南对城市更新战略的高度重视与推进决心。

资金是城市更新的“生命线”,济南巧做“金融文章”,通过多元模式为更新工作注入真金白银。

开展国开行城市更新贷款试点;纳入国家开发银行城市更新贷款试点城市,天桥区制锦市铜元局片区、轨道交通千佛山TOD综合开发等6个试点项目成为首批国开行支持城市更新贷款试点项目;举办全省首个城市更新政银企对接暨项目推介会,成立济南市城市更新产业联盟,为项目融资牵线搭桥。

近日,济南成功入围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城市,未来将获中央财政总额不超过8亿元补助资金,持续为城市更新注入强劲动能。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从来不是,也不应由单一力量主导。济南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城市更新,实现“多方共赢”。比如,历城区洪楼片区城市更新项目,通过“央地合作+市场化运作”融资模式,由区属国企与中能建合资成立项目公司,通过周边商业项目销售、资产运营等多元收益实现资金闭环。高新区舜泰广场旧操场通过“地上建公园、地下建停车+商业”的分层出让方式一地多用,新增车位超1000个、商业出租率达95%、日均客流超6000人次,经济效益显著。

济南的城市更新,从来不只是“物理空间的翻新”,而是通过产城融合与文化赋能,让城市空间焕发新价值活力。

历下区刘智远城中村改造项目建设了济南中心城区规模最大的集中式租赁公寓,配置约5000平方米的共享公区和十大缤纷社群,与周边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产业形成“产城共生”格局。市中区大力实施外部空间拓展、老城老旧片区更新、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大力推进“产业回归”“工业回城”,切实为30多万群众再造一座产城融合的新城区。这种“以产促城 以城兴产”的思路,让更新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引擎”。

在旧空间里打开新天地,把老旧厂房变身消费“增长极”。天桥区百年老建筑成丰面粉厂通过精心修缮和改造,变身为集电竞赛场、咖啡厅、餐厅、博物馆、美学空间、潮流基地、众创空间于一体的1922电竞新媒体产业园,成为年轻人喜爱的文化聚集地。历城区579百工集城市更新项目,以文化、艺术为旧厂区重新赋能,通过预招商+KOL引流模式,带动50余个兴趣社群聚集。这座由旧货市场与建材仓库改造的潮流文化园区正焕发新生。市中区望岳路创意设计产业园项目,通过盘活低效仓储用地,建成综合性文化产业载体,聚焦出版、传媒、设计等核心领域,吸引山东画报社、山东演艺集团等20家企业入驻。这些实践证明,城市更新不必“推倒重来”,老空间的新价值,恰恰藏在历史与现代的对话里。

济南的实践最动人之处,在于始终锚定两个核心:让居民更幸福,让城市有记忆。

对居民而言,城市更新的意义则更加具体直观。它是老楼加装的便民电梯、街角新添的口袋公园、修缮后平坦的街道——每一处改变都连着人们对“好生活”的真切期盼。济南将城市更新的“温度”,精准融入对群众“急难愁盼”的回应中。市中区大涧沟城中村改造项目,不仅以“新房子”改善旧村貌,更对标高品质商品房建设标准,配套提升教育、医疗、文体等设施,实现“从住房更新到生活圈更新”的跨越。历下区小南营片区及棋盘街42号院旧城改造项目,通过外迁安置与医康养机构建设,兼顾“安居”与“养老”双重需求。天桥区丁太鲁新徐片区打造7.6万平方米园林景观、1.5公里花海步道,让“推窗见绿”成为日常。

济南城市更新的“温度”还体现在对文脉的守护中。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济南拥有3处省级历史文化街区、1处传统风貌区、264处历史建筑。《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明确“保护优先”,出台了全省首个《历史建筑修缮维护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在全省率先建立历史建筑“一份报告、一张表单、一个平台”保护管理模式,历史建筑“健康体检”覆盖率从2022年的28.6%提升至2025年的65.1%。通过小规模、渐进式“微更新”,让古城、老商埠既保持着烟火气的“活态传承”,又留存着可触摸的“城市记忆”。

从顶层设计到民生细节,从产城融合到文脉传承,济南的城市更新之路,勾勒出一幅“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图景。它既不是简单的“拆旧建新”,也不是对历史的割裂遗忘,而是在空间重构中实现功能升级,在文化延续中赋予时代活力。当老厂房变身潮流地标,当城中村蜕变为宜居新城,当历史建筑在保护中焕发新生,济南用实践证明:城市更新的本质,是让生活于此的人更幸福,让城市的记忆可触摸,让发展的动能可持续。(来源:大众网)

相关文章:

福龙马:6月共中标5个环卫服务项目 合同总金额为1.81亿元07-02

解码济南城市更新的“高分答卷”07-01

温医大第二届附属医院临床新技术新项目认定!11个获评国际国内先进06-26

图集|泰山队主场迎战10人三镇,这球你到底赢不赢?06-25

太原市“10县(市、区)规划”获批06-25

香港新鸿基NOVOLAND 3A期首批推108伙 折后售价299.88万港元起06-25

2025夏季达沃斯论坛将开启,今年有哪些新特点06-24

嘉兴南湖机场航站楼竣工!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