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又称上元节,是正月里第一个月圆之夜。
元宵节吃元宵(汤圆)的习俗有着悠久的历史。

唐朝郑望之的《膳夫录》记载,“汴中节食,上元油锤”。面中放入馅料包好,放入锅中煮熟,盛出再放入井水中浸泡,可让其更加外实内软,再放入油锅中油炸,炸好后就是“油锤”。“油锤”更像是现在的炸元宵。

到了宋代人们元宵节改吃“乳糖圆子”,和现在的元宵(汤圆)很像。

想必大家有个问题:元宵与汤圆有什么区别呢?
元宵和汤圆都是以糯米面为主料,里面有各种口味的馅料。

两者的区别就是制作的方法不同:
元宵是用固体的馅料(馅料形状为方形或者圆球形),蘸水,然后放入糯米粉中滚动,然后再蘸水,再放入糯米粉中滚动,一直重复以上的步骤,直到滚成你心仪的大小,元宵就做成了。煮好的元宵汤会有些浑,因为元宵是使用糯米粉滚动而成的。
汤圆是使用和好的糯米面,做成汤圆皮,包裹馅料,揉搓成球状,就做好了。煮好的汤圆汤会比较清澈。
下面我先来分享下在家如果制作元宵吧。
【家庭版摇元宵制作步骤】
1.碗中放入江米面。

2.用笊篱盛些巧克力,过下水。

3.将巧克力放入江米面中,拿起盆不停的摇动。


4.用笊篱盛出巧克力,再过下水,再将巧克力放入江米面中,拿起盆不停的摇动。重复此步骤大概要摇6-10次。(由于我用的巧克力形状不对,相对不好摇,所以摇的次数挺多的)


5.摇到您心仪的大小,元宵就摇好了。



说到摇元宵,我就会想到马志明、黄族民的经典相声《打元宵》,其中非常形象的介绍了元宵的制作过程:“大长圆的笸箩,内头拿绳子把它吊起来,悬空,里面是江米面,这元宵馅蘸下水,拿笊篱搭出来,搁(笸箩)里头,俩手端着笸箩这头摇,咣当咣当,越滚越大”。

吃元宵,再喝下一碗元宵汤,太舒坦了,这叫:原汤化原食。马三立、王凤山的经典相声《吃元宵》其中是这样形容元宵汤的:“甜么梭的、黏么糊的、像杏仁茶”。
接下来,咱在说说包汤圆。

小时候,每到正月十五姥姥一早起来就要忙活包汤圆,江米面和面,醒发后做皮,红糖、瓜子仁、青丝玫瑰、蜂蜜桂花酱、大油做汤圆馅,包好汤圆在江米面中滚一圈,汤圆就包好了。煮好的一碗汤圆吃下肚,甜滋滋的,热乎乎的,舒坦。

下面我先来分享下在家如果制作汤圆吧。
【家庭版包汤圆制作步骤】
1.碗中放入江米面,倒入一定量的70度到80度的水,搅拌搅拌。


2.用手和面,和至手光面光盆光就是和好了,敷上保鲜膜醒面20分钟。


3.过年剩下的干果的蜜饯拿出来,做汤圆馅。

4.干果装袋,用擀面杖擀碎。

5.把干果碎倒入放好红糖的碗中。

6.再倒入切碎的蜜饯。

7.加入两勺面粉。

8.加入一勺椰子油。(可用大油或者花生油替代)

9.加入适量桂花酱。(没有的话可以不加)

10.用手抓均匀,揪一团搓成球,馅就做好了。



11.醒好的面,揪一团搓成球,捏成窝窝状,放入馅料,包好,搓成球,放江米面中滚一下,汤圆包好了。







在天津,正月十五这天不仅要吃元宵(汤圆),而且还要吃饺子,老话说这是:“星星赶月亮”。
相关文章:
市中区小学生义卖会上化身“小掌柜”卖书,筹集2.5万余元义卖款04-19
全国象棋锦标赛(团体)落幕,河北队收获“双料亚军”04-19
夏尔若林闻舟全章节_他日若是同淋雪:精选作品小说阅读04-19
海南一男子涨潮时赶海与同伴走散,警民协同3小时将其救上岸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