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
-
“八旬老人诊断胃炎被以癌症切全胃”,郑大一附院回应:已对两名涉事医生内部处罚2025-06-18 09:49:00明明检查出来是胃炎,年近八旬的老人却被医院以癌症收治并施行了全胃切除手术,两级医疗事故鉴定均认定医生行为构成医疗事故,且需承担主要责任。5月22日,华商报大风新闻对此事的报道引发关注。近日,记者从郑大一附院了解到,医院已就此事对涉事两医生做出停止执业一个月,取消2025年评先评优资格的处罚。而患者家
-
AI赋能帕金森病管理 更好守护患者尊严2025-04-09 18:31:00“AI帕金森病综合诊断评估”公益活动现场。红网时刻新闻4月9日讯(通讯员 陈小峰 石荣)作为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帕金森病影响着我国数百万患者的生活质量,4月7日至4月10日,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神经外科三病区举办“AI帕金森病综合诊断评估”公益活动,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临床实践,为患者带
-
胎儿患罕见遗传病!医生惊呆:夫妻两人外婆竟是亲姐妹2025-08-20 08:36:00近日28岁孕17周的张女士(化名)来到湖南长沙市妇幼保健院遗传科要求进行羊水穿刺检查原本只为求个安心却未料到这份报告给出了一个惊人的结果胎儿7条染色体异常很可能患罕见遗传病这种多染色体异常极为罕见,经验丰富的检测团队立刻警觉:父母极可能存在未被披露的血缘关系。面对异常结果,医院遗传科副主任医师胡兰萍
-
1000多元一针!爆火的“鼻炎针”靠谱吗?2025-06-25 09:23:00在社交平台上,一种名为“鼻炎针”的疗法正在悄悄走红。“鼻炎针”真能根治鼻炎吗?6月21日,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喉科病区副主任李春林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这种治疗并不是“根治”,只是一种新的药物治疗。这种所谓“网红”鼻炎针其实是用司普奇拜单抗进行治疗。它是我国首个针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生物
-
聚焦2025CMEF丨开立医疗副总裁陈刚:AI对基层医疗影响重大 将探索更多临床场景2025-04-11 14:29:00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杨坪 深圳报道AI正在重构医疗产业的生产力。2025 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刚刚闭幕的第91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CMEF)上,人工智能成为最热门的话题。期间,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0家
-
39.5℃!广东一男子持续高烧被确诊!提醒:目前正是高发期2025-07-11 11:38:00【来源:佛山日报】随着夏季户外活动增多一种由恙虫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恙虫病也进入高发期近日,广东广州番禺区化龙医院收治并成功治愈一例恙虫病患者。原来花农胡先生突感不适,出现高达39.5℃的高热,并伴有全身肌肉酸痛、舌痛、左颌下疼痛、皮肤瘙痒、口干口苦及胸闷等症状。多次就诊效果不佳后,胡先生前往化
-
中国援莫桑比克医疗队在马托拉开展义诊2025-04-16 07:44:00当日,第25批中国援莫医疗队在莫桑比克马托拉省医院开展大型义诊活动,吸引大量当地民众前来就诊。↑ 4月14日,在莫桑比克马托拉市,第25批中国援莫医疗队的医生为当地居民义诊。↑ 4月14日,在莫桑比克马托拉市,第25批中国援莫医疗队的医生为当地居民义诊。↑ 4月14日,在莫桑比克马托拉市,第25批中
-
伪科普“网红医生”抹黑“白大褂”2025-07-15 10:13:00打开热门网络平台,不时有“妇科医生”给男士T恤带货,“骨科医生”推销美容产品,“神经康复科”医生侃侃而谈食用益生菌的好处;还有人穿上白大褂、伪造专家资质,堂而皇之地向用户推荐药品。这些“假科普、真带货”的视频,在老年群体中十分受欢迎。当前,随着公众健康意识增强,医疗科普领域热度不断提升。新华每日电讯
-
医生建议:一旦患上了前列腺疾病,这几事就不要做,不要害了自己2025-04-24 11:23:00深夜 11 点,写字楼的灯光依然亮着。52 岁的李先生揉了揉酸涩的眼睛,第三次起身走向洗手间。最近三个月,这种频繁夜尿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后腰还时不时传来隐隐钝痛,连开会时都得强忍着排尿的急迫感。作为公司高管,他总把这些不适归咎于工作太累,直到体检报告上 "前列腺癌" 三个字,让他后背瞬间发凉。诊室里
-
一男子戴金属项链闯入核磁共振室,被吸入机器重伤身亡!紧急提醒→2025-07-20 16:36:00近日,美国一名61岁的男子陪同亲友就医时,疑似因佩戴金属项链违规闯入扫描室,当场被强力磁场吸入机器,身受重伤,第二天就不治身亡了。事故发生于纽约州长岛一处核磁共振(MRI)中心。资料图警方表示,该男子并非接受检查的病患,而是陪同1名亲友接受医疗扫描。不料该亲友在MRI室内感到不适,大声呼救。该男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