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余家上下游企业落户石家庄市栾城区
汇聚成链,低空经济蓄势“起飞”
阅读提示
大型无人运输机研发制造,航空训练模拟仿真研制,低空医疗、外卖配送等“无人机+有人机”一体化应急救援……
这些低空经济场景,在石家庄市栾城区已纷纷展现。这里汇聚了中航通飞华北公司、中航未来飞行器公司等50余家企业,涵盖无人机制造、服务、运营等多个板块,初步构建起“研发—制造—运营—服务”的产业链。

7月3日,在位于石家庄市和平路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二楼天台上,门诊部护士胡慧欣正在取出无人机运送来的患者样本。河北日报记者 白云摄
■ 创新应用场景,拓展发展空间
“来了来了。”7月3日8时51分,位于石家庄市和平路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二楼天台上,门诊部护士胡慧欣看到院区南侧上空飞来的无人机,再次检查自己手中待运输的样本。
伴随着“嗡嗡”声,一架小型无人机由远及近,缓缓停在天台迷你停机坪上。胡慧欣走过去,打开无人机底部货箱,取出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鹿泉院区运送来的患者样本,并把已准备好的样本放进去。
换电池、检查、拍照、发送信号,一分钟后,无人机的螺旋桨再次转动起来,升空、旋转,朝着14公里外的鹿泉院区飞去。
“无人机运送患者样本,将原来救护车40分钟才能送达的时长缩短到20分钟,患者能更快拿到化验结果。”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门诊部主任耿连霞介绍,这种高效的样本运送方式,特别适用一院多区或者县域医联体之间,可以大大减少化验设备和人员的重复配备。
“我们从4月份开始应用无人机运送样本,效果很好。眼下,正谋划开通一条到正定院区的航线。”耿连霞透露。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河北航投低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单一应用。“从去年8月到现在,我们已经开通了石家庄、邯郸、沧州三地的多条医疗航线。”日前,在石家庄装备制造产业园,该公司副总经理刘琨介绍。
无人机服务,已经扩展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7月1日13时,记者在石家庄市栾城区体验了一次无人机送外卖。
记者从饿了么平台下单,7分钟后就在栾城区人民公园无人配送站,按照屏幕上的提示输入取件码,拿到了外卖。
在这7分钟里,记者看不到的场景是:外卖员将记者下单购买的商品送到栾城区商博瑞商场门前的无人配送站。无人机如约而至,停在配送站顶部,等待外卖从进货口自动加载到配送箱,然后起飞运送。
“无人机送外卖,暂时只能点对点配送。”刘琨说,他们开通了两个无人机外卖配送站点,另一处位于石家庄市鹿泉区的抱犊寨景区。
除了服务医疗、外卖,无人机还用于高速公路巡检、光伏板巡检、水路报刊配送等。
刘琨从电脑上调出6月9日无人机巡检预警的一段视频。视频中,涞曲高速K310—315公里处的护栏出现轻微弯曲。“涞曲高速目前开通了73公里的路桥安全病害巡检。无人机会自动识别,并自动拍摄视频上传后台。”刘琨指指隔壁办公室忙碌的同事说,“那里是控制中心,我的同事们会进行视频筛选,再传送到高速公路管理方实地查看维护。”
小型无人机的最大起飞重量不超过25公斤,通行速度可达20—30米/秒,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我们以栾城通用机场为核心,可串联省内22个通用机场,开展有人机短途运输等业务。现在,已有48条无人机航线在低空医疗、外卖配送、空中巡检、水上邮路等领域应用。”石家庄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管委会经济发展局副局长刘涛介绍。
丰富的应用场景,为前沿技术融合应用提供了验证环境、市场机会和要素资源。刘涛说,这将加快低空经济领域的技术研发与创新,有助于集聚更多优势产业资源,加快打造低空经济装备产业集群。

7月23日,河北凯为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工人正在组装无人机。 河北日报记者 史晟全摄
■ 吸引上下游企业,降低关联成本
“我们落户栾城,首先看中了这里的基础设施。”7月1日,翊飞航空科技(石家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翊飞航空”)品牌策划负责人高云边说边拉开机库数米高的滑轨门。
大门打开,眼前陡然豁亮。这是占地590亩的栾城通用机场,拥有1200米跑道、11万平方米停机坪及2B级飞行跑道,并配备5个有人机训练飞行空域,其中本场空域100平方公里。
“我们研发的工程样机需要开展地面试验,能从机库直接推到跑道上,将节省很多时间和费用。”高云说,这也是2024年翊飞航空选址时的考虑因素之一。
2024年10月,栾城获批600平方公里无人机试验试飞空域。“这一空域使用高度比一般试飞空域高1000米,可满足全类型无人机试飞需求,尤其能满足大型无人机长距离试飞需求。”刘涛介绍。
为栾城低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一系列服务都在提速。栾城通过统一管理“通导监气”平台,让飞机制造企业空域申请、航线审批等流程缩短至“分钟级”。目前,已为卓翼航空、飞马航空等10余家企业服务保障1250余架次飞行,累计飞行时长超1000小时。
气象基础设施是低空飞行保障类基础设施的组成部分。今年4月,石家庄低空试飞区气象数据服务入选了国家精细气象数据护航低空经济发展示范场景。“眼下,我们正在建设专业化无人机试飞场地,目前已建成21套5G-A基站,为5G-A基站全国最大测试场,也完成了从实验室到实际场景的验证,实际验证了鸟类探测能力,并加装了20部测风雷达,以保障飞行安全。”刘涛说。
优越的配套环境和服务保障,让落户栾城的飞机制造企业大展拳脚。
在翊飞航空机库,停放着他们自主研发的ES1000大型无人运输机1号工程样机。“这是一款具备超短距起降能力的无人运输机,航程可达1200公里。”翊飞航空型号总工程师张恒玮介绍,目前这款飞机正进行首飞调试,预计今年第四季度完成首飞。
和服务于医疗、巡检等业务的小型无人机不同,ES1000大型超短距起降无人运输机最大起飞重量4.5吨,商载1.5吨。
“目前市场上的大型载货无人机,大多需要依赖传统通航机场,我们研发的ES1000机型仅需100米的临时起降场地。”张恒玮说,这意味着,ES1000机型可以在小型机场、普通公路、非铺装道路等环境起降,大大扩展了应用场景。
“今年,国内头部物流企业与我们签署了首批100架无人运输机的订购协议,计划用于支线物流与下沉市场的‘支干联运’体系构建。”高云介绍。
笔直的栾城通用机场跑道延伸向远方。停机坪上停着运五B系列、小鹰500等中航通飞华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机型。
中航通飞华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是国内飞机制造的头部企业。这家公司扎根栾城多年,尤其是他们研发的运五系列,与其他飞机制造企业部分零部件可以共享,这也是不少公司落户当地的考虑因素之一。对于企业来说,当地聚集产业链上多家生产企业,会带来整个产业链从运输成本到沟通成本的降低。
“今年以来,我们就吸引了卓翼智能、海洛达航空等20余家重点企业落户。”刘涛说。
如今,落户企业的市场前景已初步显现。2024年,园区内的河北航景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试飞交付4架森林消防救援无人机;今年,中航通飞华北公司签订了30架运五飞机制造交付订单,河北凯为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交付KVD-15直升机、KVH-35T 20kg抛投无人机、KVH-10建图无人机等百余架……这些都给整个产业发展带来勃勃生机。

7月23日拍摄的石家庄市栾城区装备制造基地航空中心。河北日报记者 史晟全摄
■ “产、学、研、用”齐发力,完善产业链条
“我们准备在栾城打造全国首家全品类大型无人机人才培养和保障基地。”近日,飞安航空科技(河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飞安航空”)总经理郭士峰正在对此进行详细谋划。
今年3月落户栾城的飞安航空,是中国民航大学的科技成果转化企业,专注从事航空模拟和数智平台研发。
在郭士峰看来,无人机的应用场景,还远未被完全开发出来,越来越多的无人机将会融入我们的日常。无人机应用越多,针对无人机的操控、维修需求就越多。
翊飞航空设置在栾城通用机场一侧的指挥方舱内,布满按钮和操纵杆,这是ES1000大型超短距起降无人运输机的地面指挥站。“主要用于无人运输机在自主飞行时的地面状态监控,可以实现一站多机的飞行管理。”张恒玮介绍,这需要对飞行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
“一架大型无人机,动辄上千万元,直接让学员试飞,成本太高。”郭士峰说,飞安航空已成功研制出翼龙2、彩虹4等大型无人机教学和实测模拟机,落户栾城的主要业务之一是针对无人机制造企业需求,精准开发出训练模拟仿真机。“仿真机可以替代真实飞机,提供模拟仿真培训,帮助无人机企业不断调整试飞方案,降低试飞成本。”他说。
航空训练模拟仿真机还有助于预判式维修。“真机试飞时的故障,出于安全考虑难以重现,有了仿真机就可以实现。”郭士峰介绍。
这两个应用场景,都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
“无人机领域的人才需求缺口较大。”刘琨说,以他们公司为例,运行中的无人机有20多种机型,起降、运维都需要机手持证上岗。现在的突出矛盾是,相应人员数量跟不上他们的业务发展。
“打造低空产业经济链条,少不了人才这一环。”刘涛说,通过不断深化“高校+企业+科研机构”协同机制,园区与国内顶尖高校联合推动技术攻关,也与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定向培养专业技能人才。
无人机领域的迅猛崛起,让职业学校有了新的学生培养方向。2025年,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系推出了无人机物流方向应用微专业,为无人机企业开设订单班。
“师资力量、教学内容等由我们和企业共同设置,根据企业的真实应用场景开展实操。目前设置了四五门课,争取让学生走出校门就能进厂门。”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系副主任刘勇说,这一微专业收到了60多名学生的报名申请,远超校企预期。
近日,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张庆宇正组织专业人员进行专业设置调研。“针对省内低空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我们整合了校内相关专业,准备下学期增设1至3个无人机相关专业。”张庆宇说。
这样,栾城就逐渐建起涵盖无人机制造、服务、运营、人才培养等多个环节的“产、学、研、用”完整产业链条。
“我们要打造京津冀低空经济枢纽、特色应用场景以及工业级飞行器重要生产基地、试验试飞基地、展示交付基地。”刘涛对此充满期待。(河北日报记者 白云)
记者手记
让服务跑在需求前面
6月30日,记者到飞安航空科技(河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飞安航空”)采访时,偶遇了石家庄市栾城区相关部门负责人到这家公司走访,了解企业落地后有无困难需要帮助。
飞安航空总经理郭士峰笑着说:“当地政府一直跑前跑后了解我们的业务范围和需求,很多我们没想到的环节都帮我们想到了。”
针对飞安航空的业务特点,当地政府主动将园区的无人机制造企业和飞安航空请到一起,让双方互相了解,寻找业务合作点。
郭士峰和栾城区洽谈合作之初,就提出了人才培养的想法。这与当地的规划布局不谋而合,也得到区里的大力支持。
“政府得想到企业前头去,让服务跑在需求前面。”石家庄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管委会经济发展局副局长刘涛说,有了产业,人才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光靠人才引进也不现实,落脚在本地培养更务实”。
正在建设中的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和石家庄装备制造产业园区一路之隔。“栾城区政府对学院新校区建设全力支持,为校企搭建平台,促进产教合作。”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张庆宇说。
在当地政府的协调下,不久前,张庆宇到中航通飞华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河北航投低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进行了走访调研,了解企业需求。“与企业对接后,学院充分了解了企业的岗位需求,根据岗位能力要求及时重构课程体系,进一步提升了学生与就业岗位的适配度,可以有效解决‘有活没人干’和‘有人没活干’的结构性就业矛盾。”张庆宇说。
此外,考虑到低空飞行领域的一些企业是新型科创企业,面临融资难题,栾城在推出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场景招商等形式的同时,还推出了基金招商。
“2023年5月,我们着手成立了无人机产业基金。针对有的落地企业规模小、资金缺乏的情况,在详细考察评估之后,予以投资扶持。”刘涛说,目前,已有4家企业获得了基金投资,大大缓解了资金压力。
文/河北日报记者 白云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
相关文章:
新闻纵深|石家庄市栾城区:汇聚成链,低空经济蓄势“起飞”07-28
三家官网已变黑白07-26
爱心企业 助力抗旱解民忧07-24
人民网评:以工匠精神照亮中小企业前行之路07-20
四链融合聚动能 投资长泰正当时07-14
关系电动汽车充电,最新通知!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