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四链融合聚动能 投资长泰正当时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4 20:35:00    

闽南网7月14日讯(通讯员 林少虹 林进山 闽南网记者 张恩培 文/图)“四链融合·共赢未来”漳州市长泰区产业社区(厦门)招商推介会落幕已半月,这场“山海协作”的招商热潮仍在持续升温。据悉,近期已先后有5个批次近10家客商来泰进行招商考察,多个重点项目已进入落地推进阶段,长泰区“招商+落地”全链条服务正加速释放引资实效。

长泰城区航拍图

产业沃土:社区化运营重构制造新生态

驱车驶入官山工业园美智达智能科技园,32栋标准厂房已全面封顶,电力管网正在施工中。“预计今年4季度交付投产,目前完成60%预招商,多家优质企业签约入驻。”项目负责人陈文魁介绍道。这个总投资15亿元的产业社区,正在改写传统园区剧本。

美智达智能科技园

产业社区与传统工业园的本质差异何在?“这是产业园区标准化的升级版,”陈文魁阐释,“我们以产业为根基,融入城市生活功能,通过集约化配套公共设施、专业物业统一管理,企业入驻即可共享资源,也能更专注其核心业务。”

产业社区构建完善的“3+2+1”生活配套体系(“3”即吃、住、行,“2”即教育、医疗,“1”即文体娱乐),形成“15分钟生活圈”。

福建强瑞科技有限公司车间

福建强瑞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柯树明对此深有体会:“过去企业单兵作战,现在研发、生产、配套全链条在15分钟生活圈闭环。”搬迁长泰后,供应商山鹰纸业就在隔壁街区,产业社区优势凸显,总体成本直降3%。

这种产业生态正是长泰发力的方向,当前,长泰经济开发区正投资45亿元实施23个“产城人融合”项目。

兴泰湖生态公园全景图

在周边企业工作的“新长泰人”张美娇也已感受到变化,“送娃上学+通勤上班=18分钟”——这是她的日常计时单位。以家为圆心画出的“15分钟生活圈”,串联起全龄教育链、医院、生态公园与产业园区,让她告别“厂房-宿舍”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轻松享受“可触摸的幸福感”。

长泰经济开发区交通路网四通八达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区二基地三产业四园区”格局下,长泰区打造“产城人”深度融合的产业社区项目获评福建省委改革办“特色微创新”优秀案例。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已贡献全区88.57%的规上工业产值,经验做法获省市推广,一座产城一体、宜居宜业的未来之城跃然眼前。

创新雨林: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无缝衔接

在蓝海黑石研发中心,厦门大学研究生张玮(化名)正在操作台前记录实验数据。“每周末我们团队都会来这做课题,”他说道,“长泰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让我们的最新科研成果得以加速走出象牙塔。”

“创新不是闭门造车,”蓝海黑石董事长罗贺斌表示,“我们为高校提供设备齐全的中试基地,他们的研究成果为我们带来更多突破。”

福建蓝海黑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总监赵晓东正指导着研发人员做实验。郑晓梅摄

蓝海黑石与高校的合作是当地创新链构建的缩影。为培育创新梯队,长泰还构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小巨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成长通道。目前全区已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94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2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6家,形成东方醒狮等一批标杆企业。

“县域创新需要破除资源壁垒,”长泰区科技局局长李少陵介绍,“为此我们建成全省首个县区级综合性政产学研平台,与22所‘双一流’高校合作,达成10个校地合作项目、8个校企合作项目。”

与此同时,资金链的完善让创新不再“为米折腰”。今年5月,长泰创新股权投资母基金正式设立,首期规模5亿元,采用“母子基金联动+市场化运作”机制,重点投向区内三大主导产业。

“基金招商不是撒网捕鱼,而是精准育苗,”基金运营方开泰公司负责人郑墩火解释,“我们既参股子基金扩大资本规模,也直投重点项目。对企业的支持从土地优惠延伸到全生命周期资本服务。”

金融输血网络同样高效运转。长泰区工信局牵头建立政银企季度对接机制,某卫浴企业就曾通过“技改贷”两周获贷5000万元。据统计,今年1-6月长泰区已兑现惠企资金3908.5万元,让中小企业感受到“雪中送炭”的温暖。

人才港湾:从过客到归人的蜕变之旅

不久前,在“298青年城”的一场咖啡品鉴分享会上,北大硕士郑研赜接受长泰抛出的橄榄枝,将于8月入驻“298青年城”创业孵化基地。“免费入驻政策降低了创业风险。”郑研赜告诉笔者,作为特聘摄影师,他将拥有自己的创作空间。但吸引他的不仅是硬件,基地打造了青年社交空间,组织技术沙龙、户外拓展等活动,让创业者们既能互相交流,也能找到合作伙伴甚至投资人。

298青年城举办音乐派对活动

近年来,长泰对具备专业技能的人才需求量与日俱增。为破解引才难题,长泰多管齐下,将“人才专列”开进厦大、集大等高校,引进本科以上人才320人;7个人才驿站常态化举办行业沙龙;“扬帆计划”活动吸引一大批省内外高校实习生、实习团队前来实习。先后引进院士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省市级高层次人才258人、各类专家学者500多人等。

服务效能同样成为留人的关键。实施营商环境“118机制”以来,围绕“不找人 好办事”目标,“营商办”“跑腿办”“亲清护航中心”等“两办一中心”协同发力,实现全方位服务。

长泰区“跑腿办”

在长泰首例“丁升丙”消防改造中,“跑腿办”专员打破常规流程,协调住建、消防等相关审批部门开启“多对一”联合会诊,帮助企业抢出宝贵的建设工期。“我们因总部在厦门不便领取审批文件时,‘跑腿办’专员还化身‘政务快递员’,当天将文件专递送抵厦门,”该企业行政经理感慨道,“118机制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营商环境的最佳注脚。”

如今,“118”企业服务机制已覆盖全区重点企业。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使长泰在2025年上半年集中签约47个项目,总投资83.85亿元。

区域共赢:协同发展的乘数效应

2024年,长泰把握厦漳泉都市圈发展的重大政策机遇,与集美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携手打造区域协同发展先行示范区。

如今,随着产业生态日趋完善、创新土壤持续肥沃、人才港湾初具规模、服务体系高效运转,两地开启深化合作共赢的全新篇章。

位于银塘办事处的“298青年城”人才公寓

“长泰与厦门山水相连、情谊绵长,长泰企业与厦门关联度超50%,这也是我们把今年对外招商推介会选择在厦门举办的重要原因,”长泰区贸促会郑溪土会长介绍到,“近期厦门来泰考察客商明显增加,行业涉及医疗器械、新能源、光电照明等多领域,两地合作更加紧密、更加深入。”

长泰经济开发区聚牛山夜间经济区人气满满

不仅如此,从经济开发区的产业社区,到岩溪镇的慢客生态小镇;从武安镇的商贸枢纽,到陈巷镇的智慧农业;从坂里乡的山水田园,到银塘办事处的高优农业;从马洋溪的生态旅游到林墩办事处的森林康养,再到枋洋镇的特色农产品……9个乡镇特色产业板块如繁星闪耀,共同织就长泰全域协同发展的投资热土。

传统产业跃迁、新兴产业聚势、未来产业谋远。今日之长泰在此发出邀请,愿为英才们提供最完善的产业生态、最高效的政务服务和最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备好梧桐树,静待凤凰来——投资长泰,正当其时!

来源:闽南网

相关文章:

上半年湖南多地获中央财政“大礼包”,看看可有你的家乡07-14

四链融合聚动能 投资长泰正当时07-14

关系电动汽车充电,最新通知!07-14

国企号发布|山东水设主播带你聚焦本周国企号热闻推荐07-12

从阀门智造,到矿井升级——看邮储银行如何助力煤炭大省展新篇07-10

超燃“破冰现场”!宁波300位业主玩转“社BA”07-10

西门子再次亮相链博会 全维度赋能中国企业绿色出海07-10

又到“蜂”收好时光 江西靖安“蜜”酿乡村振兴忙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