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合肥在线】

4月1日,记者从国网安徽电力获悉,近期有一对东方白鹳来到安徽阜阳颍上县的供电铁塔上筑巢繁殖,成功孵化幼鸟。作为珍稀鸟类,此种情形十分罕见,电力护线人员正积极采取措施保障 “鸟线共生”,实现生态保护与电力安全并重。
今年3月中旬,安徽阜阳颍上县邱家湖蓄洪区,当地自然保护中心人员发现一对东方白鹳在35千伏输电线塔上成功孵化幼鸟。这是首次观测记录到东方白鹳在安徽北部自然繁殖,对生态研究有着极高价值。
东方白鹳被誉为“鸟类大熊猫”,安徽本就是东方白鹳的越冬地。每年冬季,都会迎来几千只东方白鹳,但它们的繁殖地通常在我国东北地区,这次在颍上被发现是个超级意外的“惊喜”。
“东方白鹳筑巢、产卵且自然孵化,这在省内过去十分罕见,和安徽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系统持续改善有关联。”作为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会员和安徽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理事,国网安徽电力“汪湜护鸟爱鸟创新”工作站的领衔人汪湜表示。按照东方白鹳的生活习性,一般3月底应回到北方繁殖。
当前,东方白鹳繁殖带正向南迁移,江苏省高邮市已成为全国第二个东方白鹳保护地。汪湜指出,“颍上县与高邮纬度相近均处于北纬32度,生态环境也相似。通过本次繁殖情况来看,北纬32度可能会成为东方白鹳新的繁殖带。”而且,东方白鹳有利用旧巢的习惯,未来它们很可能在安徽颍上及周边地区筑巢繁殖。
自从发现供电铁塔上有珍稀鸟类筑巢后,颍上县供电公司迅速行动以来,邀请国网安徽电力“汪湜护鸟爱鸟创新”工作站的专家前来指导增援。该工作站自2016年成立,长期致力于解决鸟线矛盾,已救助包括东方白鹳在内的珍稀鸟类1200余只,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
针对颍上东方白鹳繁殖的情况,汪湜现场调研后提出了鸟线共生及候鸟生命线保护的建议。比如,在东方白鹳幼鸟离巢后加固巢体,增强其稳定性,避免因损坏影响东方白鹳后续使用;在线路绝缘子上端安装导粪板,防止鸟粪引发线路故障,从硬件设施层面保障电力安全和鸟类栖息繁殖的双重需求。
接下去,该工作站积极牵头联合颍上湿地自然保护管理中心和当地供电公司,协助做好育雏保障。此外,还将持续关注东方白鹳种群动向,开展输电线路与白鹳活动区域重叠的科学调研,提前制定鸟线矛盾防范预案。在维护电网安全稳定的同时,有效保护鸟类栖息环境,实现 “鸟线共生”。
合肥在线-合新闻记者 吴奇 通讯员 任长波 贾万田 李灿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
民营企业要素保障持续加力04-08
俞见|三月三看大戏04-07
京山:踏青赏花正当时04-07
@黑龙江考生 这2项考试报名即将开始04-05
清明时节,济南街头粉红的晚樱灿烂怒放04-04
安徽积极守护“鸟线共生” 东方白鹳来到皖北“安家生子”04-03
缅甸强震已致2886死4639伤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