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儿童网红”泛滥,需要一场集体反思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7 13:33:00    


评论


一段时间以来,短视频平台涌现出大量以“记录萌娃日常”为名的账号。有媒体调查发现,这些看似天真烂漫的内容,有不少是家长与网红孵化机构精心策划的剧本——从人设打造、脚本设计到流量变现,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商业流水线,实现“儿童网红”批量生产。


在流量为王的时代,一个令人不安的现象正在蔓延:越来越多的孩子被推上网络舞台,成为父母和商业机构牟利的工具。他们或被迫表演,或被过度曝光,稚嫩的面孔上常常挂着与年龄不符的成熟表情。这种对童真的透支,不仅是对儿童权益的侵犯,更是将纯真异化为商品。


“儿童网红”产业的兴起,本质上是成人对儿童时间与纯真的双重掠夺。在短视频平台,3岁孩童熟练地涂脂抹粉、摆弄姿态;5岁“小大人”滔滔不绝地讲述情感话题;更有甚者,一些家长故意让孩子做出危险动作以博取关注……一个个精心策划的剧本,歪曲了孩子正常成长的路径。


从法律与伦理层面审视,炮制“儿童网红”的行为,已经触碰了文明社会的底线。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应当采取一切适当措施确保儿童得到保护。儿童受保护权涵盖内容较广,如儿童的肖像权、隐私权、荣誉权、著作权等。一个健康的社会,应当保护最脆弱成员的发展权,而非将其工具化。保护童年不被商业侵蚀,不仅是对个体权益的尊重,更是对社会文明底线的坚守。


面对“儿童网红”现象的泛滥,需要一场关于童年价值的集体反思。童年不是通往成年的过渡期,而是具有独立价值的人生阶段。每个孩子都有权利按照自己的节奏成长,在安全的边界内探索世界,而非成为他人的提线木偶。





直面健康热点

分享真知灼见

评论投稿邮箱:mzpljkb@163.com


图片

文:汪昌莲(职员)

编辑:杨真宇

校对:李诗尧

审核:秦明睿 徐秉楠


图片

相关文章:

成都警情通报:华阳“人贩子”实为误认亲07-10

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宁波5个先进典型上榜07-03

马化腾:AI向善是腾讯内在驱动力07-01

西咸新区法院公开审理并宣判首起“捕鸟卖鸟人”非法狩猎案件06-29

雷军:流量时代要谨言慎行,不再是新手要高标准严要求06-27

社保断了能补缴吗?如何让社保不间断?教程来了→06-26

道县:多措并举让民生保障更有温度06-23

云大附中星耀学校——唯美校园 温馨家园 梦想乐园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