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金星清洁能源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氢能行业头部企业,目前在成都已实施天然气掺氢进小区,实现天然气与氢能在应用领域终端高度融合。”

4月23日,以“氢动中国·能向未来”为主题的2025氢能产业大会暨四川省氢能产业链供需对接会在成都举行,金星集团股份研究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易勇在发言中说,在成都市近期制定的氢能发展规划中,要求在规划期内完成天然气掺氢进小区示范项目,该公司是成都市政府分管部门指定的此项目实施主体。公司根据氢与天然气及混合后向小区供气的特点及规范,成功研制出社区供天然气掺氢模块撬装混合装置,实现了天然气与氢气的混合按比例供应。这样不仅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了碳排放,还实现了天然气与氢能高度融合。
今年3月发布的《中国氢能技术发展研究报告2024》指出,中国氢能产业各领域技术已进入工程化向商业化过渡的关键阶段,产业链各环节关键工艺和技术已基本完成突破或处于突破前夕。核心装备与材料在性能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正在快速缩小,部分领域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总工程师代兰在当天致辞中说,成都始终以关键技术攻坚和产业生态构建为核心,加速推动氢能产业向更高层次迈进。瞄准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有机液态储氢等前沿技术,加快完善标准体系构建,推动检测认证平台落地,为产业规范化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全面布局氢能重卡、轨道交通、低空装备等新兴领域,积极探索多元化应用场景与创新商业模式,力争打造全国氢能商业化应用的标杆示范。
易勇透露,金星集团股份即将落地的金牛区氢能科创都市产业园基地将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氢能产业园,将提供氢能源应用场所,支持氢能源及新能源企业的装备研发、制造、销售和展示。同时引进和培育制氢、储运氢、加氢等关键环节的核心企业,推动技术创新。4月18日,蜀道丰田氢燃料电池智能制造基地项目签约仪式在成都青白江举行,项目预估总投资10亿元人民币,将结合氢能产业发展情况分期实施,建成后主要生产氢燃料电池系列产品,可满足重卡、自卸车、公交车、环卫车等多种商用车型及应用场景的需求。
据介绍,成都已集聚氢能企业100余家,覆盖“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东方氢能实现全产业链布局,燃料电池系统等产品全国领先;亚联氢能研制出全球首台200Nm3 /h生物质乙醇重整制氢装置;建成西部首个非化工园区制氢加氢一体站,综合成本降低20%;氢燃料电池汽车、两轮车、应急电源等场景多点开花,率先实现掺氢天然气居民小区示范应用。
2021年11月,“成渝氢走廊”正式贯通以来,数百辆氢能轻型卡车和重型卡车每天穿梭于成都、重庆以及周边城市。作为“成渝氢走廊”起点之一,重庆九龙坡区已经汇聚起包括氢动力商用车制造商、氢动力商用车物流公司、加氢站等在内的车辆制造、场景应用、能源补给体系。截至目前,川渝两地已累计投入运营氢燃料电池汽车超1300辆,建成加氢站27座,示范规模西部第一、全国前列。
“成渝氢走廊”建设和氢燃料电池汽车应用,有助于发挥氢能在能源保障和零排放等方面的突出优势,提升交通行业绿色低碳化水平。同时“成渝氢走廊”还加速了川渝地区资源产业整合,促使企业互补合作。比如,成都中物盛通运输有限公司运营的百余辆氢燃料电池物流车皆采用亿华通氢燃料电池发动机;东方电气(成都)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就与川渝两地多个整车及零部件车企进行氢能汽车合作开发,并投资建设东方氢能产业园,聚合一批产业链企业“抱团”发展。
在成渝两地,氢能应用在不断上新。深蓝氢燃料电池汽车逐步构建起自身核心技术壁垒优势,并进入市民汽车消费领域。4月14日,10辆以“氢”为燃料的公路班车从重庆无水港出发,西部陆海新通道“氢走廊”渝黔桂干线正式贯通。4月8日,50千克级氢能源无人机在成都完成30小时长航时跨昼夜连续飞行,突破了基于氢燃料电池输出特性的飞发控一体化设计技术,打破了国内同类飞行器纪录,续航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随着氢能商业化应用加快,像掺氢天然气进入千家万户一样的示范应用将不断涌现。
文/程思瑜
相关文章:
成渝氢走廊运营氢燃料电池汽车超1300辆 两地加快氢能商业化应用04-23
迈向千亿产业集群 郴州多个产业带“携手”跨境上平台04-23
商丘市推动科技创新平台升级04-23
海南第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1904.17亿元 同比增长4.0%04-23
石娄山下麻籽香——娄烦火麻特色产业铺开惠农富农新路04-22
成都交警通告:这两条路通行有变04-20
机器人每跑一步,都是人类科技的一大步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