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宝堰镇团结村:酒香里的乡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8 10:27:00    

出镇江城,沿镇荣公路一路向南约30公里,当有淡淡酒香飘入鼻中时,便到了宝堰镇团结村。

米酒飘香,是团结村民的骄傲,更令村民们自豪的是,今年春节过后,村里新建的“团结村史馆”专门辟出一块,陈列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宝堰米酒酿造技艺。

4月10日,记者来到“团结村史馆”探访宝堰米酒酿造技艺。

“团结村史馆”建在刘甲自然村,2024年,这里被评为“镇江市特色田园乡村”。

正是春光灿烂时节。走在乡间柏油路上,蜜蜂在一片片金黄的油菜花田间飞舞。“虽然命名宝堰米酒,其实‘宝堰米酒’,主产地是团结村。”团结村党委书记姚俊伟说,目前团结村有6家酒坊,其中较为知名的有“老岳酒坊”“李家酒坊”等。

“据《宝堰镇志》和《丹徒县志》记载,宝堰米酒又称为‘三仙酒’,源自清代。”对宝堰米酒历史,姚俊伟如数家珍:当时村民家家有作坊,户户有酒缸。到了清末民初时,宝堰手工米酒进入辉煌期,镇上有大小商埠200多家,酒行就有十多家。其中,怡和酒行最为传奇,现在宝堰东大街上的“新四军四县抗敌总会纪念馆”就是民国时期宝堰人张浩明家开的“怡和酒行”。

柴火蒸酒、以酒会友、怡如酒行……走过一幅幅栩栩如生、多姿多彩的酒文化彩结墙,便来到“团结村史馆”。

宝堰米酒陈列在一楼。“2斤大米可以酿出1斤米酒。”姚俊伟一边讲述宝堰米酒的传说故事,一边讲解米酒制造工艺:从备料到出酒,需要经过浸泡、蒸煮、出粮、拌酒曲、发酵、蒸馏、陈酿等16道工序,酿酒周期近一个月。“为使米酒风味更佳,需进行米酒陈化,一般不少于100天,有的长达数年。”

团结村的乡愁,不只有酒香文化,还有红色文化、美食文化、洋河文化。姚俊伟表示,下一步,团结村还将发力:

红色文化。宝堰镇有众多红色文化资源,如华山阻击战和坞村伏击战两处战斗遗址,新四军四县抗敌总会原主任樊玉琳在宝堰的旧居,6处中共茅山地区地下交通站旧址等;

美食文化。宝堰镇自古以来就是“美食之乡”。其中,宝堰干拌面、非遗米酒、干切牛肉、菜花甲鱼等等早已享誉大江南北。在宝堰镇党委政府的不懈努力下,2021年和顺丰快递合作,许多美食开启线上平台销售。

洋河文化。20世纪初,原本淹没的区域由于水位逐渐下降,地表露出,随后陆续有人迁居来此。老庄洋、刘甲洋、俞甲洋、窦甲洋、王甲洋、包甲洋等8个村庄相继形成,俗称“八大洋”……

茅山脚下,胜利河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住得乡愁”正在团结村成为现实。

相关文章:

国际古迹遗址日|准备好了吗?昆明等你来寻古04-18

珠峰景区暂停售票的公告04-18

豫章书院“十一”重开 古籍阅读与网红打卡共融04-18

阅读赋能 老城弥新——杏花岭区为发展注入源头活水04-18

2025北京书市:一场年轻态、文艺范、惠民性的文化盛宴04-18

宝堰镇团结村:酒香里的乡愁04-18

让“科技之城”闪耀阅读之光,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即将开启04-18

吉林国际朋友圈扩至欧洲!外国好友+10086!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