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仁巴 本报通讯员 吕 娜

库车市甬库同心村智慧农业植物工厂育苗室内,工作人员在仔细观察幼苗。王红丽摄

库车市甬库同心村智慧农业植物工厂技术员带领游客参观。王红丽摄

库车市甬库振兴村景观。胡仁杰

《 人民日报 》( 2025年05月24日 07 版)
一大早,阳光唤醒了新疆库车市玉奇吾斯塘乡甬库同心村,艾力·克力木的电动车在村道上留下浅浅的轨迹。这个身着浅蓝工装的汉子,如今有个新身份——甬库同心村智慧农业植物工厂的技术员。“我现在可是‘科技农人’!”他笑着拍了拍工牌,“手机扫一扫,就能看到草莓的生长数据!”
在智慧农业植物工厂内,立体栽培架上,草莓鲜红欲滴,绿叶蔬菜长势喜人。无土栽培技术让作物“摆脱”季节限制,实现全年生产。艾力·克力木和25名村民在此从事育苗、数据记录等工作,年增收超4万元。“以前种地看天吃饭,现在靠技术吃饭!”他感慨。
智慧农业植物工厂建起来,昔日偏远的村庄变身3A级旅游景区,传统农民转型成为“科技农人”……该项目是南疆首个共富工坊,每年可为村集体创收约60万元,也是库车市智慧农业的试点样板。
来到库车市乌恰镇的甬库振兴村,站在高处远眺,湖面碧波荡漾,成群的野鸭在桥下嬉戏,一间间民宿鳞次栉比。谁能想到,3年前,这里还是荒滩。
库车市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不断完善乡村基础设施,深入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乌恰镇乌恰一村这个曾经与戈壁荒漠为邻的小村庄,变成了“世外桃源”甬库振兴村。
夏日傍晚,甬库振兴村文化广场上响起欢快的麦西来甫乐曲,大家一起跳舞,释放劳作一天的疲惫。“大家享受快乐时光,学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还能卖手工馕和刺绣,日子越来越热闹。”甬库振兴村村民热孜完古丽·艾拜说。
甬库振兴村常态化组织辖区群众开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文化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人们生活。
从智慧农业的“绿科技”,到爱护环境的“绿生态”,再到文化润疆的“绿纽带”,“库车样板”诠释了乡村全面振兴的多元路径。
相关文章:
重庆巴南圣灯山镇滩子口村:“石斛联心・四联共治”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07-08
日照市72家企业成功入选2025年度数字经济 “晨星工厂”建设试点名单07-03
淄博捉奸敲诈勒索案新进展:情夫被诉返还“不当得利”,未出庭07-02
福龙马:6月共中标5个环卫服务项目 合同总金额为1.81亿元07-02
V观财报|孩子王:上半年净利同比预增50%-100%07-01
一线|银行纯信用经营贷开卷!“明面”最低价已追平消费贷06-28
静宁:无人机飞防护农田 科技赋能保丰收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