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全国先进工作者李怀秀:倾心传承天籁之音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0 16:24:00    

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彝家山寨,彝族海菜腔穿越山河,跨越国界,成为世界舞台上的“中国名片”。近30年来,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海菜腔代表性传承人李怀秀,从大山深处走向国际舞台,用痴情坚守,让彝族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生,让世界听见中国的天籁之音。

李怀秀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图源:云南日报

“小时候,我跟着外婆和妈妈学唱歌,每天做完农活后唱着欢快的山歌,就不觉得累了。”1977年,李怀秀出生在石屏县一个彝族小山村。儿时的李怀秀非常喜欢唱歌且天赋极佳,尤其擅长发源于异龙湖畔的原生态民歌海菜腔。小学三年级时,她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菜腔、烟盒舞代表性传承人后宝云、施万恒为师,进行系统学习。施万恒说:“别的孩子怕苦,李怀秀却从不喊累,总追着问‘这句怎么唱’‘步子怎么迈’。”

1993年,著名音乐家田丰来到云南,创办了云南民族文化传习馆。为了追逐梦想,15岁的李怀秀被父母送到了省城昆明,成为传习馆众多学生中的一员。经过刻苦学习,李怀秀不仅精研滇南四大腔,还涉猎哈尼族、傣族歌舞,逐渐成长为全能型传承者。

2004年,李怀秀迎来高光时刻。她与师傅施万恒在央视西部民歌电视大赛中斩获对唱组金奖;同年8月,她又夺得第二届中国南北民歌擂台赛“中国歌王”桂冠。2006年,她与弟弟李怀福携海菜腔登上青歌赛舞台。当高亢婉转的歌声响彻央视演播厅,评委惊叹:“这是来自大地的声音。”他们一举摘得原生态唱法金奖,让沉寂多年的彝族古调重焕生机。

2021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开幕式上,李怀秀以一曲《金鸟银鸟飞起来》震撼全场;2022年,加拿大蒙特利尔COP15开幕式上,《今天日子好》的旋律让世界听到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此后,李怀秀的脚步越走越远。多年来,她走遍了40多个国家,成为文化交流的“中国名片”。

功成名就后,李怀秀选择回归乡土,在昆明、石屏等地创办了3所李怀秀、李怀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立志将技艺传给下一代。“文化传承不能只靠一个人,要一代接着一代干。”李怀秀还创新“线上+线下”传承模式,开设短视频账号、录制教学视频,组织学员走进村寨、学校巡演,暑期公益培训等,累计培养民族歌舞人才340余人。

“烟盒要捏稳,步子要轻巧,唱腔要有山水的味道。”在石屏古城的李怀秀、李怀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各族青少年踮脚模仿烟盒舞步,屏息练习海菜腔的转音,小小的课堂充满生机。学员李永华从放牛娃成长为传习所的教师,他说:“李老师教会我们的不仅是技艺,更是责任——守住文化的根,才能走得更远。”

从大山到世界,李怀秀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何谓“坚守”。正如她所言:“民族的根与魂,就藏在每一首歌、每一支舞里。海菜腔有700年历史,绝不能在我们手里断了。守住它们,便守住了我们的精神家园。”

来源:云南日报

记者:黄翘楚

编辑:姜蕾

审核:钟玲

终审:黄翼

相关文章:

全国先进工作者李怀秀:倾心传承天籁之音05-20

齐聚深圳的“超级平台”!超300家海内外头部品牌企业将参展!05-20

王楚钦球拍检测环节受损,国际乒联发声明05-20

中国已成全球科技重要制造者和出口者05-19

“上海之根”见证新王加冕,2025年国际剑联花剑大奖赛圆满落幕05-19

加快培育全国一体化技术市场05-17

永辉不仅要学胖东来,更该学山姆05-16

油气行业首个国产液冷人工智能中心!中科曙光交付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