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橡胶林晨露未晞的黎明,在钢厂蒸汽升腾的清晨,在糖厂灌装线轰鸣的午后,有一群劳动者正通过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为实体经济的平稳运行筑起隐形防线。他们中有手持测温仪的钢厂质检员,有记录仓单数据的期货分析师,有用数学模型测算风险的金融工程师……每个人都在用实际行动,为中国实体经济保“价”护航。
钢铁企业的避险智慧
2024年8月,北京市某钢铁企业面临库存贬值的严峻考验。螺纹钢现货价格单周下挫,仓库积压的10850吨螺纹钢如同“烫手山芋”。五矿期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五矿期货)专家团队为其量身定制场外期权方案,以每吨12元的成本锁定价格下限。截至9月钢价反弹时,企业现货端多获530万元利润,仅支付13万元权利金便规避了价格波动风险。2024年3月至12月,五矿期货已累计完成46笔场外期权业务,涉及158250吨螺纹钢和19000吨热卷。这种“价格保险”模式,让传统产业在钢贸寒冬中守住经营底线。
食糖行业的保价实践
2023年8月,四川省某制糖企业咨询五矿期货的专家后,在现货与期货市场间捕捉到350元/吨的价差空间。通过售出4000吨现货同时建立期货对冲仓位,既盘活了2840万元流动资金,又为中秋旺季锁定稳定糖源。当交割月现货价格波动时,期货端的138万元盈利有效弥补现货价差,确保下游食品企业月饼用糖价格平稳。这种期现结合操作,实现了产业链的价格传导良性循环。
纺织工厂的风险管控
面对棉花市场过山车式的行情波动,自2023年4月起,河南省某纺织厂在五矿期货的帮助下实施套期保值策略。通过建立期货空单对冲现货库存风险,在全年棉价剧烈波动中锁定44.4万元对冲收益。特别是在12月棉价下行周期,期货市场1667元/吨的盈利完全覆盖现货端损失,保障了企业持续接单生产能力。这种风险管理机制,成为传统制造业应对原料价格波动的稳压器。
橡胶产业的惠农创新
在海南白沙县,2.7万胶农通过“保险+期货”模式告别看天吃饭。2023年6月启动的天然橡胶价格险,7月11日和7月12日各进场1000吨天然橡胶,五矿期货联合保险公司设计采用“锁定+敲出看涨期权”结构锁定目标价,目标价分别是13310元/吨、13345元/吨。当2023年9月期货价格触发赔付条件时,156万元赔付款精准直达农户账户,赔付比率达110.72%。截至2024年12月,这种金融支农模式五矿期货已连续实施五年,累计为1.45万吨橡胶提供价格保障,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实践。

上期所白沙项目党建共建协议签约仪式

白沙县天然橡胶“保险+期货”工作座谈会
从螺纹钢到白砂糖,从棉花到天然橡胶,这些基础物资的价格稳定背后,凝结着产业工人与金融工作者的双重智慧。他们或在生产一线计量产品规格,或在交易终端测算风险参数,他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书写着不凡的篇章,共同构建起中国实体经济的风险缓冲垫……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五矿期货向所有坚守岗位、默默奉献的实体经济守护者致以崇高敬意。
作者:黄希平
相关文章:
寿光发布告诫函04-29
“香飘高康,寻味宜城”高康美食街开街暨楚都美食季启动04-29
WTI 原油、美国天然气期货:涨幅各异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