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从专业修复到公众守护 如何更好地保护传承“三星堆—金沙”遗址?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8 17:40:00    

封面新闻记者 刘可欣 李雨心 图据三星堆博物馆

作为古蜀文明的代表性遗址,三星堆与金沙遗址以其自身的魅力,吸引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关注。如今,我们既是文化的见证者,更是遗址遗迹的保护者。在观念和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我们又应当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两处古蜀文明的代表性遗址呢?

4月18日,2025年国际古迹遗址日四川主场活动暨守护“三星堆—金沙”遗址主场活动现场,三星堆景区管委会副主任朱亚蓉、三星堆景区管委会规划建设部部长肖灿就三星堆遗址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进行了介绍。

持续开展灾害预警、治理工作

面对洪涝、虫害等灾害“对症下药”

三星堆遗址位于成都平原。成都平原中的潮湿气候,对于遗址的保护是个不小的挑战。三星堆遗址总体面积约12平方公里,遗址主体即城址的面积约3.6平方公里。遗址北面紧贴鸭子河,马牧河更是呈“几”字形、自西北向东南穿古城址而过,因此,除了潮湿的气候外,洪涝灾害的防范同样是三星堆遗址保护工作中的重点。朱亚蓉介绍,近年来遗址保护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对马牧河、鸭子河河道以及自西向东穿过遗址的关渠堰二号支渠的水利进行整治。同时,将鸭子河的堤坝往下游转移,尽量减轻遗址所受的洪涝灾害的威胁。

朱亚蓉(图据受访者)

肖灿在采访中同样提到了水利改造这一点的重要性。“古蜀先民将遗址建造在鸭子河畔,在数千年前,三星堆古城已经经历了洪水的侵袭。而像现在的大雨、大风、地震等极端天气或地质灾害,同样会对遗址造成一定的破坏。”肖灿说,“我们正在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展开对城墙和遗址整体的保护工作。”

肖灿(右)图据受访者

肖灿介绍,面对城墙上大雨冲刷形成的沟壑,文保队伍会通过专业手段进行修护。而像是土城墙中的蚁穴、植物根系所造成的破坏,在进行科学修补后,会培育出浅根系的植物替代现在植物,如此,既能够保证对土城墙的覆盖性保护,也能够减少原本植物和虫害对遗址的影响。

文化遗产的保护并非朝夕之事

群众参与是重点之一

“遗址的保护工作,并不是三五个人就能够完成的。”肖灿在采访中提到。诚然,专业人员的力量是必需的,但如何让更多热爱“三星堆—金沙”遗址的群众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来,则是两处遗址博物馆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今日活动现场所发布的“‘三星堆—金沙’遗址守护者招募计划”“‘三星堆—金沙’遗址微公益倡议书”两个活动,便是一次尝试和努力。

“三星堆—金沙遗址守护者招募计划”发布现场

据肖灿介绍,三星堆博物馆组建了文物保护的队伍,包括了文物保护的专业人员以及遗址所在地的村民,主要负责日常的巡查、反馈工作,起到监测的作用,发现问题后再交由相关文物部门及时处理。而在今日所发布的“‘三星堆—金沙’遗址守护者招募计划”,则是希望有更多的公众能够加入到“三星堆—金沙”遗址的保护中来,让文物保护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论题。肖灿透露,三星堆博物馆的具体招募计划,将会通过官网陆续发布。“招募条件很简单,就是热爱遗址、希望能为遗址贡献一份力量的社会群众。”他期待着文保大家庭的壮大,并通过共同维护和预防,多条线构建防御体系和监测体系。

“三星堆遗址正在推进遗址的保护和展示工程。同时需要我们对遗址进行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让遗址区的居民,特别是相关利益者能够共享我们文化遗产的保护成果。”朱亚蓉还补充道,“共享文化遗产的保护成果”,不只是文化方面,让遗址区群众参与到遗产的保护巡查中来,共同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同时,通过发展三星堆文博事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给遗址的居民,也是共享遗产保护成果的一部分。

“希望通过主题日的系列活动,唤起公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了解文化遗产所面临的风险,从而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来。”朱亚蓉如是说。

青铜不语,山海为证。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也不是一代或两代人就能够完成的工作。如何可持续发展、如何让后代依旧能够看到灿烂耀眼的古蜀文明,是全社会都应当进行思考的论题。

相关文章:

从专业修复到公众守护 如何更好地保护传承“三星堆—金沙”遗址?04-18

国际古迹遗址日|准备好了吗?昆明等你来寻古04-18

广东省工业系统工会2025年工作会议召开,企业工会畅谈新时代“产改”工作04-17

省水利厅春灌抗旱指导组在夹马口灌区调研指导工作04-17

【云上铁岭县】我县召开雨雪寒潮大风天气防范应对部署会议04-17

甘肃省民族发展商会第四届会员大会暨换届大会在兰举办04-17

西山区召开2025年全区民政工作会议04-16

段勇调研督导城市更新及项目建设工作时强调以实干实效推动“城市更新示范区”建设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