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数海”踏浪 “加数”前行——山西省数据要素赋能民生、驱动行业变革新观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1 08:22:00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数据要素正成为驱动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

  在山西,数据的价值正以多元形态深度融入民生保障与行业发展的各个领域:当大风来袭,气象数据与电力数据深度融合,为电网安全筑起“智慧防线”,显著降低自然灾害带来的风险;在交通出行领域,“晋e行”信息服务矩阵依托海量数据资源,为司乘人员提供实时精准的出行指引与便捷服务,重塑高速公路出行体验;在医疗战线,吕梁市借助AI技术挖掘医学数据潜能,不仅让基层诊疗更高效精准,更以创新的医保监管模式守护群众“救命钱”……从电力保供到智慧出行,从基层医疗到医保监管,山西正以数据为笔、以科技为墨,书写数据赋能民生、驱动行业变革的精彩篇章。

气象数据助电网稳定运行

  4月11日到14日,我省出现罕见大风天气,此次大风过程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突破极值站点多。大风呼啸、沙尘漫天……大风天气席卷而来,给全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带来严峻挑战。由山西省气象服务中心提供的精准及时的气象数据在守护电网安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前气象部门发布大风预警,也只是告诉电网部门注意防范。现在随着与电力部门的深入合作,我们的数据更为丰富,预警也更加精准,不仅发出预警,还会明确具体的大风会出现在哪儿,出现在哪个时段,最大瞬时值会达到多少,哪些设备可能会受影响。”山西省气象服务中心电力气象服务工程师高珍说:“提供精细化预警信息后,电力部门会根据预警情况,提前做针对性的应急预案处置,比如针对这次大风天气,会启用一些没有大风区域的备用电源,避免因大风造成的线路跳闸或长时间断电故障的发生。与2023年经历的大风天气相比,初步统计本次大风天气过程高压线路的事故率降低了50%。”

  为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守护电网安全运行,近年来,山西省气象服务中心与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深入合作,共同搭建了山西电网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平台,聚焦电网防灾减灾、新能源发电、精细调度、生产计划等应用场景,在气象和电力数据深度融合的基础上,构建了“监测、预报、应急预案与处置、效果检验”一体化防控决策体系,实现了气象与电网数据共享和协同作业,为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提供决策依据。2024年7月,山西省气象局和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联合成立了全国第一家电力气象研究中心,建立了长效的合作机制。

  记者了解到,为解决传统电力气象服务智能化水平不足、预报精度较低、数据融合度不够等问题。山西电网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平台打通了气象和电网部门间的数据壁垒,实现多源异构数据实时汇聚共享,形成了预报、监测告警可视化联动及现场核实全过程处置流程。从数据调用、产品制作再到精细化场景应用形成了完整闭环,构建了从发—输—用—入网—交易“五位一体”的电力气象服务体系。为全省20余家电力用户提供分钟级实况监测信息和小时级精细化预报数据,有效提升了用户面对自然灾害风险的处理能力。

  项目开展以来,山西电网因气象原因故障率平均降低10%,2024年因自然灾害导致的故障率同比下降33%,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因山火故障率同比下降67%,抢修业务平均用时降低46%,有力支撑了迎峰度夏、迎峰度冬等关键时期的能源保供工作,提高了电网自然灾害风险防控和安全运行水平。

“晋e行”让出行更智慧

  高速公路的沿途路况怎么样?沿途收费站开关闭情况如何?下一个服务区有没有充电桩?这都是每一个在高速路上的司机最为关注的问题。

  围绕高速出行信息服务需求,山西交控坚持科技赋能出行服务创新,汇聚山西省域公众出行全量服务资源,打造了“晋e行”信息服务矩阵,以数据之力不断提升用户出行体验。该平台自2022年5月发布至今,历经3年迭代升级,围绕高速公路全过程出行服务场景上线功能55项,累计服务人数超610万,注册用户超245万,项目成果获2024年“数据要素×”大赛山西分赛二等奖1项,并入选《国资国企社会责任蓝皮书(2024)》优秀案例。

  4月15日,记者登录“晋e行”App,高速路况、ETC服务、电子发票、车主服务等功能区入口清晰展现。路况查询是“晋e行”平台核心功能之一,以列表、地图形式展示了省内高速管制、拥堵、事故、施工等路况信息,收费站、服务区的关闭、管制、拥堵等状态;路况地图基于GIS地图展示了收费站、服务区、充电站等位置、状态信息,具备快速导航功能,并支持查看高速沿途路况、加油、充电等信息。

  “山西交控基于全省出行服务信息网络,可以实时动态更新高速路网交通状况,相比传统导航系统,提供的收费站状态信息更及时、精准,帮助用户更科学地规划出行路线。另外,以前高速救援的时候,只能打122,现在用户可以直接基于定位去发起相应的救援请求。我们有相应的业务人员过去给用户进行施救,救助更及时,也不影响通行效率,大大提升了用户的出行体验。”山西交控集团路网应急指挥中心主任常宇鹏说。

  据介绍,为不断提升用户出行体验,“晋e行”平台将不断拓展核心服务功能,推动ETC办理、发行、补费、退费,交旅融合、交能融合等服务上线。下一步,还将开展“晋e行”鸿蒙原生应用建设,实现现有服务功能全量上线;依托平台汇聚的全量用户数据、通行数据和消费数据,搭建数字画像平台,为差异化营销和精细化运营提供数据支撑和核心策略;依托基础设施信息化和监测设备智能化升级,推动收费站拥堵预测、视频大数据分析、车道级信息发布等智能算法应用,提升高速路网通行效率与智慧化服务水平。

解锁医学数据无限可能

  4月17日,在吕梁市临县木瓜坪乡卫生院,大夫们像往常一样开始给乡亲们看病。不同以往的是,随着“智慧助医”辅助诊疗系统的应用,大夫们不论是面对常见病还是疑难杂症,“心里都更有底”了。

  木瓜坪乡卫生院院长张建峰说:“大夫把患者描述的症状输入辅助诊疗系统,就能找到相应的识图谱,我们再结合系统意见提出诊疗方案。这种诊疗方式解决了基层医疗机构技术水平有限的短板,给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据统计,目前“智慧助医”辅助诊疗系统已覆盖全市165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707家村卫生室,共提供医生辅助诊断建议1177万次,规范病历数超过51万份。

  “我们联通了吕梁全部的医疗机构、药店、医保局,获取了医疗全过程数据,将海量的门诊处方和住院病历汇聚在一起。然后对所有的数据源脱敏处理、治理,再通过自主开发的医学AI引擎,对真实的医疗数据进行训练。”吕梁数据运营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苏安鑫说,通过自主开发的医学AI引擎,现在的系统已实现智能问诊、病历质控、辅助诊断和合理用药等多个功能。

  记者了解到,从2021年起,吕梁市便着手建设“三医(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协同发展平台”,以医保基金常态化监管和大数据反欺诈工作为突破口,以全量医学数据为基底,以人工智能为技术支撑,打通“三医”之间、各医疗机构之间的数据“隔阂”,并与全市13县(市、区)129家医院、324家基层医疗机构和1477家定点药店实现互联互通,在全国首家实现城市级全量医疗数据资源汇聚。

  进行数据采集、整合,统筹建立大数据智能医保监管平台;通过智能平台,对诊疗行为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将智能医保进行全流程、全场景应用,缩短群众看病时间……吕梁市积极探索以智能化方式进行医保资金监管,实现监管高效率、精准化,更好满足群众需要。

  如今,基于大数据平台高质量数据的汇聚,在智慧医保领域,吕梁已形成了全国首个城市级全量医保业务数据汇集,并利用人工智能医学认知推理技术,实现全病历医学内涵深层次监管的创新实践,平台可以对全市定点医药机构监管全覆盖。截至2024年底,累计审核2900余万份处方信息和90余万份住院病案,识别医保基金不合理支出达1.7亿元。

山西日报记者姚毅

相关文章:

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山西赛区)4月下旬进行网上报名、评审04-21

“数海”踏浪 “加数”前行——山西省数据要素赋能民生、驱动行业变革新观察04-21

刚刚!郑州发布雷暴大风黄色预警,洛阳发布冰雹橙色预警04-18

一周银行速览04-18

周末出游,森林防火小常识!04-18

18年环保卫士路,看这位工程师用十万数据擦亮美丽中国“生态镜”04-17

【云上铁岭县】我县召开雨雪寒潮大风天气防范应对部署会议04-17

玉渊谭天丨数据说话:看懂5.4%增长背后的行动力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