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支持独角兽企业”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之中。
近日,第二届全球独角兽企业大会在北京举办。记者从会上了解到,目前我国独角兽企业数量位居全球第二,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广州独角兽数量在全国占比超六成,人工智能、新消费与零售、集成电路领域独角兽企业的总估值分列前三。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表示,工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支持独角兽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的关系,推动资金、技术、人才、数据等向企业加速集聚,营造独角兽企业培育壮大的良好生态。

图片来源:摄图网
北京独占鳌头
目前,工信部已经建立了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全链条的企业梯度培育体系,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超过49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过14万家,“小巨人”企业近15000家。我国独角兽企业数量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占全球近三成。
中关村独角兽企业发展联盟发布的《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2025年)》(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中国共有独角兽企业409家,分布覆盖57个城市,北上深杭广集聚超六成,北京以115家居全国首位,上海65家、深圳35家、杭州24家、广州23家。此外,有11个城市独角兽企业数量在5家及以上,苏州(17家)、合肥(10家)、长沙(9家)、青岛(9家)、重庆(8家)、南京(7家)、无锡(7家)、成都(6家)、天津(6家)、武汉(5家)和香港(5家)。
北京市政府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北京独角兽企业共115家,估值5949亿美元,数量和估值都居全国第一,连续四年超过百家,已经成为全球独角兽企业的重要孕育地和集聚地。
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许心超表示,下一步北京市将继续加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尤其是营造公平公开的市场环境,加强对独角兽企业的支持服务,与各类金融机构和其他服务机构一起助力独角兽企业的发展。
除了独占鳌头的北京以外,坐拥“六小龙”的杭州也是今年最炙手可热的城市之一。杭州未来科技城管委会党工委委员励波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以人才促进产业的发展是杭州未来科技城一以贯之的发展思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始终抱有一种容错的姿态,让初创期的人才在这里尽情成长。
“对于未来产业和独角兽企业的招引不能是简单地抄作业,需要因地制宜,否则可能会导致未来的产业供给超过实际需求。”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目前我国独角兽企业的潜力没有完全释放,完全有潜力涌现出越来越多的独角兽企业。关键的问题是要根据国情,通过创新的办法,产生第四类机构。
“第四类机构就是广义的准政府的机构和工作人员,由他们来组成市场培育机构。这些机构可以配置一些国有基金,让他们去进行被动的、少量的投资。未来如果这家企业发展好了,能够上市,或者成为独角兽,那么这类市场培育机构的业绩也就提高了。”李稻葵说。
新兴领域独角兽需要更多耐心资本
目前,人工智能、集成电路、软件等领域的独角兽企业成长迅猛,近1/3的独角兽企业来自以大模型、自动驾驶为代表的智能技术领域,带动智慧健康、智慧物流、智能制造等领域的独角兽企业不断涌现,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的生力军。
从2024年投资热门领域及大额投资走向看,集成电路、新能源、人工智能、机器人(具身智能)等领域有望成为独角兽企业的新晋赛道。具身智能独角兽企业智元机器人、银河通用,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智谱AI,新能源汽车独角兽企业苇渡科技,集成电路独角兽企业瀚博半导体均于2024年年内完成多轮融资。
《报告》也显示,409家独角兽企业分布于12个领域,其中人工智能企业资本关注度最高。从估值来看,人工智能、新消费与零售、集成电路领域独角兽企业的总估值分列前三,分别为4612亿美元、2039亿美元、1925亿美元;人工智能、电子商务、新能源智能汽车领域独角兽企业的平均估值分列前三,分别为75.61亿美元、61.85亿美元、54.31亿美元。
不过,这些新兴领域的独角兽企业并不是一帆风顺。近日,估值近200亿元的人形机器人领域独角兽企业达闼机器人被曝正陷入危机,过去一年陆续出现欠薪、裁员现象。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近期表示,看不到“具身智能”或人形机器人企业的商业化潜力,金沙江在过去几年投过一些早期的具身智能项目,最近几个月都在退出。
众多独角兽企业的起起伏伏,也在另一层面展现出坚持“长期主义”的耐心资本的珍贵。
李稻葵表示,绝大部分的新兴企业,尤其是即将成为独角兽的企业,资金往往非常短缺,完全靠自己盈利滚动发展的独角兽企业很少,其可持续发展需要耐心资本。
“过去这两三年耐心资本在不同场合不断被提及,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正在从依赖基础设施建设和全球化进程,向以科技创新作为关键驱动力来推动整个经济发展的模式快速变化。”君联资本总裁李家庆指出,当前由于我们进入了一个更加前沿、原创、颠覆性的创新发展阶段,把一个前瞻的原创技术从实验室、学校、科研院所带入市场,完成从产品到商品的转化,引领整个行业跃迁和产业链的变化,需要相当漫长的时间。这个过程中,推动它成长的资本只能是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
“耐心资本在培育被投企业上需要更加有耐心,要有坐十年冷板凳的思想准备,做好长期不上市的准备,才能够真正有厚积薄发的本质性突破。”李稻葵说。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相关文章:
北京已受理因大风产生的保险报案超500件04-13
内外贸一体联动!中国企业集体出手04-13
陕西人工智能产业勇立潮头04-13
直面风雨 坚韧前行——我国外贸企业积极应对美国加征关税观察04-13
北京钟鼓楼4月13日继续闭馆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