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惠阳区平潭镇,被西枝江环抱的鹤湖村正以生态画笔勾勒乡村振兴新画卷。日前,鹤湖村发布首张农文旅路线图,将以“鹤鸣之地,港中之星”为定位,采用“生态筑基、文化铸魂、产业赋能”深度融合发展模式,打造“记得住乡愁”的全域旅游新路径。
拥自然禀赋,“江河湖”畔诗意栖居
鹤湖村距惠州平潭机场仅数公里,坐拥“一江一河一湖”独特水文格局。西枝江与梁化河在此交汇,形成三面环水的半岛秘境。村内翠竹成片,群鸟汇聚;村居外田畴千亩,风光迷人。
鹤湖是鹤湖村重要景观之一,水域面积100多亩,不仅为村民生活提供便利,更是白鹤的栖息之所。相传,早期村里民居沿湖而建,开门就是风景。清晨,当人们还没有起床劳作时,白鹤就从竹林里飞来,用坚硬的喙反复敲击各家的木门。当大家听到“咯咯咯”的敲门声,就知道是白鹤来报时了,告诉大家“一日之计在于晨”,趁早到田里劳作。

鹤湖村农文旅路线图。
进入鹤湖村要先过鹤湖大桥。站在桥上,眼前河水清澈,两岸景色优美。昔日的“烂竹头”之地已变为竹海休闲区。岸边的桥头公园是美丽河道项目的一部分,配备了健身设施,是村民休闲的好去处、游客打卡的第一站。从桥头公园向岸边竹林走去,是鹤湖村自去年以来精心打造的沿江竹林栈道,栈道沿江岸蜿蜒伸展。漫步其中,一侧是白鹭飞舞的西枝江,一侧是沙沙作响的竹林,让人感受到曲径通幽的美妙。
鹤湖大桥附近有一片绵延的“桃花岛”。今年3月,平潭镇政府开展绿美生态建设,动员社会力量种下2600棵桃树,未来将迎来“桃花朵朵开”。
以乡愁为笔,绘农文旅融合新画卷
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鹤湖村党群干部齐心协力,以第二批省级典型村培育为目标,坚持党建引领、规划先行,激活乡村发展动力,提升建设水平,绘就和美新画卷,成为热门“打卡地”。
2024年初,平潭镇为鹤湖村制定典型村培育方案,立足地理与农业特色,打造“竹海滨水景观示范村”。经过一年多建设,鹤湖村村容大变。道路整洁,许多村民在房前屋后开辟“四小园”。110户小披檐和94栋外立面连片改造完成,农房焕然一新。村内主干道旁,种着紫花风铃木、黄花风铃木、金钱榕。鹤湖边道路拓宽、硬底化工程已完成。离湖不远,鹤湖村长者服务站成为老人们必去的地方,每天都是欢声笑语。
“通过打造,我们的村庄越来越美了。”鹤湖村党总支书记徐冠岭表示,村庄以“记得住乡愁”为发展定位。日前,该村发布首张农文旅路线图,上面详细标注青年希望之林、美丽庭院示范带、家风文化长廊、文明广场、骑行道、鹤湖天然湖、黄氏宗祠、贤林、采摘园等地方,为游客勾勒出一幅“按图索骥”的乡村游玩指南。这也标志着鹤湖村农文旅融合迈入新阶段。
沿着路线来到“美丽庭院示范带”,农家小院错落有致。“家风文化长廊”正在建设,将通过精美图文展示家风故事,传承家族文化。“骑行绿道”沿西枝江延伸,让人们享受骑行与田园风光。农场和采摘园满足游客品尝美食、采摘乐的需求。市民陈小姐表示,有了文旅图,更愿意带家人来这里体验乡村游了。
接下来,该村将推进鹤湖环湖绿道、村史馆建设,完善美丽河道配套设施,并依托强村公司升级民宿农家乐、果蔬采摘等业态,培育“鹤湖火龙果”“竹海鲜鱼宴”等特色品牌,延长农文旅产业链条,让游客沉浸式体验田园乐趣的同时,切实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实现“生态美”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为“百千万工程”注入更强劲的农文旅融合动能。
来源:惠州日报记者李芳娟 通讯员黄慧婷
相关文章:
探秘岭南古村!惠阳平潭镇鹤湖村发布首张农文旅路线图04-07
东湖评论:清明遥寄追思雨,孝道赓续传家风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