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中国心学与世界”中德哲学对话活动的第一场学术对话举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4 17:59:00    

7月23日,以“‘心’与‘精神’的中德哲学互鉴”为主题的“中国心学与世界”中德哲学对话活动的第一场学术对话——“心”及其在中国哲学中的地位在贵阳孔学堂举行,吸引了来自国内外专家学者10余人参会。



本次对话分两场依次进行。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国际儒联理事姚新中在会上首先阐述了“心”作为中国哲学的核心概念,承载着认识论、伦理学和形而上学的多重意涵,对其进行深入探讨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随后,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黄勇以《当代道德心理学中的自他融合与宋明理学的“万物一体”:共情是利己还是利他?》为题作发言,深入剖析了当代道德心理学领域自他融合概念与宋明理学“万物一体”思想的内在关联,并就共情动机究竟是利己还是利他展开了深度探讨。波鸿大学教授Johann-Georg Schülein围绕《精神的形成:黑格尔的人类学论证》展开研究,从跨文化视角,深入探讨了黑格尔哲学中精神自我实现与人类意识发展的辩证关系。


第二场学术对话中,德国慕尼黑应用技术大学教授、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Michael Spieker以《心智教育:论古希腊、基督教中世纪与德国观念论中的教育精神》为题,系统阐释了西方教育传统中理性培育与精神教化相统一的思想脉络。香港中文大学副教授郑泽绵则作《王阳明的唯心论与〈易经〉中的“感应”思想》主题发言,通过比较哲学视角揭示了两者在“心物一体”命题上的深层共鸣,为当代心性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诠释路径。在评论环节,国内外专家学者就多位主讲人的报告进行了专业点评,全场就“心”的认知维度、伦理功能等问题展开深入交流。


据悉,本次对话是“中国心学与世界”中德哲学对话活动的首场学术对话,该系列旨在促进中外哲学对话,推动中国传统哲学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记者:李彦君 刘权锐

编辑:张 鹤

责编:刘 娅

审核:虎俞均

终审:谢 涛

相关文章:

海关总署发布!机电产品8月出口额占比超61%,创年内新高09-09

赣超的底色是红色09-08

“2025中国节”在东京举行,上海出品游戏《原神》场景重现09-08

抗战歌曲为何让人热血沸腾?09-05

好评中国|镌刻抗战荣光,锻造民族精神不朽丰碑09-04

新能源巨头董事长逝世,曾在江西任职09-04

非洲各界:中国为世界和平发展发挥引领作用09-03

“ALCF2025亚洲畜牧合作论坛”在曼谷开幕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