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多边开发银行助力中国绿色金融跃居全球前列|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7 01:05:00    

7月6日,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绿色融资与多边开发银行协同增效”主题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作主旨发言。他指出,面对全球地缘政治动荡与可持续融资缺口扩大,多边开发银行(MDB)正通过资金撬动、标准融合与能力建设三大核心功能,加速中国绿色金融体系发展。中国通过完善政策环境与市场机制,已成为全球绿色金融领跑者。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讲话

王信回顾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SFWG)四年成果:2021年《可持续金融路线图》首次确立MDB提供长期优惠融资与风险分担的核心地位;2022年《转型金融框架》强化对发展中国家技术援助;2023年《技术援助行动计划》推动MDB制定更高气候融资目标写入G20峰会宣言;2024年垂直型气候基金评估报告提出优化MDB协同机制。当前南非担任G20主席国期间,SFWG聚焦破解私人资本参与共同融资障碍、建立MDB与商业机构运营协同、创新混合金融工具三大议题,相关成果将提交本年度G20领导人峰会。

王信介绍,MDB在华实践成效显著。

资金撬动:2023年全球MDB气候融资达1250亿美元(较2019年翻番),新兴市场每1美元MDB资金可撬动0.42-1.2美元私人资本。亚投行2023年气候项目占比达60%,相继发行首单15亿可持续发展熊猫债(2022)及1亿美元蓝色债券(2024);新开发银行设40%气候融资目标,2016年首发30亿绿色金融债。

标准融合:中国生物多样性金融标准制定充分借鉴世界银行经验,2024年中欧新发布《多边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实现国际标准互认。

能力建设:亚投行推出气候政策性融资工具(2024.6),世界银行支持中国开展气候风险评估培训,亚行协助黄河流域环境信披试点。

王信强调央行三大支撑举措:制度架构方面,2024年出台《关于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等顶层设计,2025年将发布首部《绿色金融术语》国家标准;标准体系覆盖钢铁、农业等20余省市转型试点,正制定石化等7行业新标准及蓝色金融标准; 市场机制创新成效显著:碳减排工具累计带动贷款1.35万亿元(截至2025Q1),绿色贷款余额40.6万亿元、绿色债券余额2.13万亿元居全球前列,正探索扩大转型金融工具覆盖范围。

王信警示,在地缘冲突加剧、经济动能减弱背景下,国际可持续投融资面临更大不确定性。“多边开发银行的逆周期调节与风险缓释功能尤为关键”,他呼吁深化政策协同,“中国将持续优化环境,推动绿色金融与MDB效能倍增。”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丹灵 陈亚兰

编辑 王小婷

二审 杨韬

三审 刘丹

相关文章: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多边开发银行助力中国绿色金融跃居全球前列|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07-07

资金回流,中国资产受益!外资最新发声!07-06

新开发银行行长: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助力全球南方塑造未来07-05

“铜像下的思政课”在山东大学开讲07-03

较年初增长17.8%,截至5月末银行机构为济南市高技术产业企业发放贷款1177亿元07-03

推动区域互联,促进绿色发展——上合组织国家加快可持续交通探索07-03

香港地产巨头 等来800多亿救命钱07-03

新能源车上半年“成绩单”:比亚迪领跑全球07-02